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 納入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」(上)

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二○一七年八月十四日公布首份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」(簡稱「名錄」),涵蓋二十個項目,為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參考依據。當中,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等十個項目獲推薦列入這份「名錄」。在建立了香港代表作名錄之後,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徵詢非遺諮委會意見,在「名錄」中選出適當項目,在國家文化部再發出邀請時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
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」的產生及意義
二○一四年六月,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首份涵蓋480個項目的「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」,包括(a)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(21項);(b)表演藝術(34 項);(c)社會實踐、儀式、節慶活動(292項);(d)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(6項);以及(e)傳統手工藝(127項)共五項類別。
二○一五年施政報告宣布,政府會加強保護「非遺」的措施,深化在確認、立檔、研究、保存、推廣和傳承等方面工作。二○一六年六月政府設立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」,作為展示和教育中心。政府亦計劃以首份非遺清單為基礎,編製香港首份代表作名錄,以為政府提供參考依據,讓政府就保護非遺,特別是具有高文化價值和急需保存的項目,在分配資源和採取保護措施時訂立緩急先後次序。而已被列入更高門檻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十個本地項目,包括粵劇、涼茶、長洲太平清醮、大澳端午龍舟遊涌、香港潮人盂蘭勝會、大坑舞火龍、古琴藝術(斲琴技藝)、全真道堂科儀音樂、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,將自動被納入代表作名錄。
除了上述十個國家級項目之外,從非遺清單的四百八十個項目之中,選出另外十個項目納入首份代表作名錄。今年入選的十項香港代表作名錄項目包括南音、宗族春秋二祭、香港天后誕、中秋節薄扶林舞火龍、正一道教儀式傳統、「食盆」、港式奶茶製作技藝、紮作技藝、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和戲棚搭建技藝。這意味着,首份代表作名錄將涵蓋共二十個項目。
二○一七年二月至五月期間,特區政府又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,收到二百多份公眾意見,大多數贊成將十個項目納入代表作名錄,最後經非遺諮詢委員會詳細討論並通過。

20171129p7-image2
民國時期,長衫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時尚標誌,更重要的作用是身份、是旗幟

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
這項專指男女裝長衫和裙褂的製作技藝,早於上世二、三十年代。當時長衫在上海已經很流行,其後迅速地在香港普及起來。戰後,隨着大量上海及廣東裁縫師傅來港執業和授徒,縫製技術經過不斷的優化,融合了東西方設計,漸漸孕育出香港獨特的長衫風格。在新界傳統宗族社會,男裝長衫是父老的身份象徵,有着重要的社會意義;女裝長衫在香港普及後,受東西方設計影響,縫製技術更別具一格。
新娘穿着裙褂作禮服出嫁的習俗,就在三十年代開始興起,到了六、七十年代,更是裙褂的全盛時期。裙褂的圖案以龍鳳為主,傳統是以人手製作,每件價值視乎布料上的刺繡圖案和密度,可謂一針一線皆是師傅的心血。

20171129p7-image3
一般三碼布就夠造一件長衫,一針一線皆是師傅的心血



 

發表迴響

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